全方位解析空調選購的注意事項和關鍵點
確定機型,量需購買
1.根據家庭情況和承受力進行類型選擇。
空調一般分為窗式、分體壁掛式、分體立柜式、移動式、吸頂式等,消費者應根據家庭實際情況和承受能力來選購。
窗式空調;顧名思義室內外機體合一的,適用于小面積房間,安裝于窗上或墻體中,價格便宜,但噪音較大。
分體壁掛式空調:不受安裝位置限制,外觀漂亮輕巧,噪音較小。
分體立柜式空調:功率大、風力強、適合大面積房間,有的可進行多個房間的調溫。但價格比分體壁掛式空調貴一些。
移動空調:適用于局部制冷,可在、廚房、客廳、工地、辦公室等地使用,體積小,但要加冷卻水,而且有噪聲。
小型中央空調:適用于小型別墅、獨立式套房等,空氣清馨,但價格較貴。
單冷型;適合于華南與華北地區(qū)夏天較熱而冬季較暖。
冷暖型;適用于夏季炎熱冬季寒冷且無供暖或供暖不足地區(qū)。
一拖二型:兩臺室內機公用一臺室外機。室外機內只有一臺壓縮機,特點是節(jié)能省電。
電輔助加熱型立柜式空調:除立柜式空調一般特點外,還增加了電輔助加熱部件,保證冬季制熱強勁。
由于所處地區(qū),房間的形狀、布局、朝向、樓層的高低以及居住人口的不同,空調的類型選擇也會出現(xiàn)很大的差異。比如,面積同樣為30平方米左右的客廳,如果形狀是四四方方的,噪音較小的分體壁掛型空調當然是最佳的選擇;但如果房間被拉成了長條狀,就應該考慮讓風力更強、送風更均勻的柜機一顯身手了。另外,看好一拖二空調的家庭應當注意,一拖二機組的適用條件是:兩個房間相鄰(隔壁)且面積相當。值得注意的是,現(xiàn)在雖已有可供面積差異較大的兩居室使用的變頻一拖二,但造價較高,還不如選用兩臺分體機合算。對于一般家庭而言,空間不是很大,掛機自然是首選,一是適用范圍比較廣,二來就是可以更加節(jié)省地面空間。
2.根據房間大小確定功率。
這里需要考察的指標,主要是功率大小,也可以用制冷量或者制熱量來衡量。機型的選擇要以實際使用效果為準,選擇功率大小合適的空調也是省電省錢的重要一環(huán)。我們大家都知道,空調有小1匹、正1匹、大1.5匹等等這樣的規(guī)格區(qū)分,按照匹數的不同,制冷量也不同,空調價格自然也不一樣。“匹”的概念非?;煦?,因此更多人愿意直接用制冷量或者說制冷能力來區(qū)分空調的性能。一般來說,1匹的制冷量大致力2000大卡,換算成國際單位應乘以1.162,故1匹之制冷量應力2000大卡×1.162=2324瓦,這里的瓦(w)即表示制冷量,則1.5匹的應為2000大卡×1.5×1.162=3486(w),以此類推。根據此情況,則大致能判定空調的匹數和制冷量。一般情況下,2200(w)~2600(w)都可稱為1匹,4500(w)~5100(w)可稱為兩匹,3200(w)~3600(w)可稱為1.5匹??照{是一種消費大的家用電器,選擇功率過大,則浪費電。功率過小,制冷制熱效果就不佳。所以消費者在選擇空調功率時,要量房購買。例如,房間在7-16平方米之間,建議選購小1匹的空調;如果房間大小在12-18平方米之間則建議考慮1匹的空調;房間大小為15-22平方米,則可以考慮選購1.5匹的空調,21~37平方民可以選購2P柜機。消費者在選購空調時,不要只看商家所介紹的匹數,而應該以產品名牌上標定的功率為直接參考數值。
匹數適用房間面積價格范圍(元)
1<16平米1100-1600
1.522平米左右1400-1800
230平米左右2300-3000
2.540平米左右2600-3500
350平米左右3800-4600
570平米左右7000-8000
(注:本表所列只是通常情況下,僅供大致參考,不含特殊情況。例如空調在1-1.5匹之間還有大一匹;適用房間面積上下可能浮動1-3平米,還根據各家房高情況,是否夕曬等在選擇上會不同;價格也是一般參考價)
在選擇空調時,您可以根據以上介紹,估算一下自己的制冷量大小。一般可按下面公式計算房間所需的制冷量、制熱量:制冷量=房間面積×(125W~215W);制熱量=房間面積×(200W~280W)。比如,某家庭居居室使用面積為15平方米,若按每平方米所需制冷量160W考慮,則所需空調制冷量為:
160W×15=2400W
這樣,就可根據所需2400W的制冷量對應選購具有2500W制冷量的KC-25型窗式空調器,或選購KF-25GW型分體掛壁式空調器。
此外還應根據房間的朝向、樓層高低及密封程度做適當增減。合理的做法是,應根據房型,買些小功率空調,分管各個房間。這樣,表面看來,首期投入多,但長期看來,還是合算的。比一套120平米左右的三室二廳,可買一臺柜式2匹空調放在客廳,既可保客廳又可保餐廳,臥室可分裝1匹的小空調。這樣要比只買一臺3匹的大空調放在客廳要合理一些。
空調器的耗電量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空調器的耗電量比電冰箱大得多,一般是電冰箱的幾倍至幾十倍,它每月的電費也是可觀的。比如,一臺制冷量為1400W(1200kcal/h)的小型空調器的耗電量為500W,一臺制冷量為1800W(1600kcal/h)的小型空調器的耗電量為730w。但是,由于空調器的牌號、設計、質量等不同,因而得到同樣制冷量的空調器各自所消耗的電量也不同。例如:KT-200型的空調器的耗電量為1900W,而KA-10的空調器的制冷量同為2320W(2000kca1/h,其消耗的電量則只有1200W。所以,空調器耗電量的選擇,應根據單位功率制冷量來確定。例如KT-200型的單位功率制冷量為1220W/kW(1053kca1/h·kW),而KA-10型的單位功率制冷量為1930W/kW(166kca1/h·kW)。顯然,單位功率制冷量大的空調器,耗電量較省。
眼光放遠,首選節(jié)能
1.能效比與性價比:
空調能效比是指額定制冷量與額定功耗的比值。通俗地說,就是消耗同樣多的電所產生的冷氣量。能效比=制冷量/消耗功率。這個能效比值是越大越好,這也是衡量空調性能優(yōu)劣的一個重要參數?,F(xiàn)在市場上銷售的空調還大多執(zhí)行“現(xiàn)行能效”標準,國家對2級以上能效空調實施惠能補貼,對1、2級高效節(jié)能空調每臺補貼300至850元。
能效也是購買空調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一款高能效比的空調也能為我們節(jié)約不少資金,那么能效比是怎么來的?其實,制冷量越大,制冷功率越小則能效比越高,制熱也是這樣。就是名義制冷量(制熱量)與運行功率之比,即EER和COP。(2)EER是空調器的制冷性能系數,也稱能效比,表示空調器的單位功率制冷量。(3)COP是空調器的制熱性能系數,表示空調器的單位功率制熱量。(4)數學表達式為:EER=制冷量/制冷消耗功率COP=制熱量/制熱消耗功率。(5)EER和COP越高,空調器能耗越小,性能比越高。例如一款制冷量3500W,制冷功率1091W的空調,用3500除以1091得到3.20806...一般情況下大多數品牌就四舍五入,則能效比就是3.21,達到2級能效水準……
按照現(xiàn)行的能效標準,一般來說。要將空調價格與使用空調的時間長短相結合,自己算筆“省錢”的賬。選購高能效比的產品一次性付出的金額較高,然后在日積月累的使用中省下更多的錢。以國內某品牌的兩個產品來做個對比,兩臺型號為26的機器,能效比分別為3.42和2.92,輸入功率分別為760W和890W,價格相差不到500元。按每年使用100天、每天使用12小時以及電費為每千瓦時0.55元算,那么一年可以節(jié)省電費:
(890-760)×12×100×0.55/1000=87.4元,如果空調使用6~8年,那么總共在電費方面可以節(jié)省524.4元~699.2元。這樣算來,差不多是用到6年以后開始體現(xiàn)省錢優(yōu)勢。但是,許多家庭一年只有最熱的一兩個月才會開空調,每天也就用幾個小時,這樣算起來往往可能是到了報廢年限也還沒賺回那部分差價,就沒有必要選擇太高能效的空調了。所以消費者在購買時首先要考慮到空調的使用頻率。并不是買能效比越高的產品越省錢,這涉及到產品成本與節(jié)約電費之間的衡量,綜合考慮前期投入和后期支出。
能耗比越高的確意味著更省電,但是為達到這樣高的能耗比,對空調壓縮機等各個部件的要求也相應提高了,自然價錢也就越高。不同等級能效的空調不僅耗電量不同,而且價格相差懸殊。因此,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每年使用空調的時間來選擇不同能效的空調,避免浪費。專家經過測算發(fā)現(xiàn),每年使用空調時間在11至12個月,買一級能效空調最省錢;每年使用8至10個月,買二級能效空調;每年使用3至7個月,則買三級能效空調;使用時間低于2個月,則買四、五級空調比較省錢。
能效比越高的空調,其節(jié)電的效果也越好。當然了,選購空調也不是能效比越高越好。消費者在考慮空調能效比時,還要注意一個性價比問題。比如,小一匹的空調,能效比低的只要1000元出頭,而能效比高的則要2000元以上。按照現(xiàn)行能效標準,一般來說,達到國家一級能效標準(3.4)的空調性價比最佳。不過還是建議,經濟實力較強的消費者可選購高能效比的空調。
2.要考慮到新能效標準的影響
我國空調新能效等級將從2010年6月1日起實施,高能耗低能效空調將不能進入市場。按照即將于6月1日實施的《房間空氣調節(jié)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強制性國家標準,現(xiàn)行標準的二級能效將成為新的準入門檻,并在新標準中定義為三級能效;現(xiàn)行標準的一級轉變?yōu)樾聵藴手械亩?現(xiàn)行標準一級的能效比提高0.2,成為新標準中的一級。同時,新標準的二級及以上能效等級的產品為節(jié)能產品。
近日在多家家電賣場發(fā)現(xiàn),舊標準中的3、4、5級高耗能空調已經難覓蹤跡,而價格居高不下的舊標準1級能效空調也大幅降價,最低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0%左右。如果按現(xiàn)有政策,新能效標準實施后,現(xiàn)行的2級能效空調將變?yōu)?級能效,從而失去補貼資格,廠家可能會對現(xiàn)有2級能效以下空調大幅降價出售。
表:新舊空調能效標準對比
舊能效標準(12021.3-2004)類型額定制冷量(CC)W 1級2級3級4級5級
分體式CC≤4500 3.43.23.02.82.6
4500
7100
整體式 3.12.92.72.52.3
新能效標準(12021.3-2010)類型額定制冷量(CC)W1級2級3級
分體式CC≤45003.63.43.2
4500
7100
整體式 3.33.12.9
盡管有節(jié)能惠民工程等國家補貼,但新標提高空調能效門檻后,空調的整體生產成本將提高。據業(yè)內人士預測,6月1日以后,空調價格漲幅將不低于10%。
新規(guī)還將定頻空調能效等級由之前的5檔,重新限定為3檔,現(xiàn)行的1、2級能效標準分別將成為新標準中的2、3級能效產品,更加節(jié)能的產品則定為新的1級能效產品,而此前的3、4、5級產品將全部退出歷史舞臺。按照國家節(jié)能惠民工程的相關規(guī)定,新能效標準將于6月1日同步施行,屆時只有1、2級的空調產品可獲得補貼。所以,從長遠的角度考慮,有經濟條件的家庭還是要優(yōu)先選擇高能效比的產品。
3.變頻還是定頻
大家在購買空調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空調分定速和變頻的,而變頻的里面又分交流變頻和直流變頻,同等檔次的,變頻要比定速的至少要貴出500~600元甚至上千不等,那么對于消費者來說應該根據什么來選擇呢,下面我們用表格的方式說明
空調類型優(yōu)點缺點
定速價格便宜,適用于每天開空調時間不長的家庭依靠其不斷地“開、停”來調整室內溫度,其一開一停之間容易造成室溫忽冷忽熱,并消耗較多電能
變頻1、低壓也能啟動,適用于電壓較低的老樓以及夏季用電高峰時電壓降低的情況
2、可以根據房間的需要調節(jié)輸出的冷/熱量,因此當達到設定溫度后,壓縮機便在低轉速、低能耗狀態(tài)運轉,僅以所需的功率維持設定的溫度。這樣不但溫度穩(wěn)定,還避免了壓縮機頻繁地開開停停所造成的對壽命的衰減,因此對長時間使用空調的房間來說省電1、價格貴
2、如果家庭使用時間不長就顯示不出省電的優(yōu)點
相關測試表明,在運行40分鐘以前,變頻空調耗電量超過定頻空調,而在使用40分鐘后,隨著時間逐漸延長,變頻空調的耗電量逐漸減少。因此,對于習慣于長時間使用空調的消費者,變頻空調的確比定頻空調省電、舒適,但對于感到非常熱才會打開空調,過一會兒又關掉的消費者而言,變頻空調的優(yōu)勢則難以顯現(xiàn)。專家提示,消費者應根據自身實際需求選擇空調。綜上所述:如果使用空調頻率高,時間長,那么選變頻的會是個不錯的選擇,如果只是下班回家開兩個小時,那么選擇一臺節(jié)能一些的定速空調就能達到要求了。不過隨著國家節(jié)能減排政策的推行和深入已經空調新能效標準的實施,未來變頻空調還將成為一個主趨勢。
功能外觀,實用至上
外表時尚的空調,其主要賣點一般也只是外觀。合適的錢買合適的空調隨著空調行業(yè)競爭的日趨激烈,普通空調銷售利潤也越來越薄,空調廠家希望通過推出“新概念”空調,來提高售價。“健康空調”和“時尚空調”就是空調廠家力推的兩種新型空調,在這兩類空調中,還存在廠家虛報材料費用、造成價格虛高的現(xiàn)象。
因為根據空調行業(yè)發(fā)展的實際情況,大多數空調在噪音的控制上已經沒什么問題。我們覺得消費者應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購買合適的空調,不要因廠家的宣傳盲目選購。因為“健康”的具體指標非常多,國家關于健康家電的標準仍在制定中。不過,健康空調肯定是未來空調發(fā)展的一大趨勢。
空調的主要功能是對該房間(或封閉空間、區(qū)域)內空氣的溫度、濕度、潔凈度和空氣流速等參數進行調節(jié),以滿足人體舒適或工藝過程的要求空調的功能也并非越多越好,這樣無形的也提高的空調的售價與用戶的購買價格。買回家中,這些附加的功能究竟適用程度怎么樣只有消費者自己知道。
使用壽命 服務“省錢”
空調屬于耐用消費品,其使用壽命可以達到10~15年甚至更長。一般空調在使用5 年左右就會產生制冷能力下降的現(xiàn)象,據介紹。這是由于空調里面的制冷劑缺少的緣故,這時就需要充加制冷劑,加完制冷劑后可以用2 至3 年,然后仍需充加制冷劑,或更換壓縮機等零部件。不換零部件只是充加制冷劑的情況下,空調的使用壽命在8 年左右。所以,空調的合理的使用壽命是8~10年,再使用的話就不值了,噪音大、制冷制熱慢、耗電量大,必須要換。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要綜合考慮空調使用年限和購買成本的之間的關系,計算出一個最合理的購買價格。
空調的壽命和使用的環(huán)境和頻率是有關系的、平時使用的時候盡量要把溫度設置合理(制冷26度、制熱23度),使用一段時間以后要記得保養(yǎng)(清洗內機的過濾網和外機的散熱片)這樣就可以延長空調的壽命。
服務也是性價比的組成部分,要將服務放到與技術、價格同等重要的位置。空調作為“半成品”,購買后的安裝與其他售后服務的質量將直接影響空調的使用效果。因此,在選購空調時,應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綜合考慮品牌、質量、價格、服務等因素??照{不是買來就能自己使用的,必須經過專業(yè)人員安裝、調試后,方可使用。如果安裝、調試不好,會帶來一系列麻煩,如空氣排不凈、管道連接處漏水等。所以,一定要考察經銷商的服務水平,選擇那些企業(yè)實力強、知名度高、售后服務完善的品牌。
購買地點 購買時機
空調售價首先取決于空調器本身,其次還會因裝配材料、裝配水平以及商業(yè)利潤的高低而有所浮動。經銷商長期經營和短期投資對消費者付出的服務成本出入極大,因此,消費者購買空調,價格過高和過低均不合算。通常,到空調專營店購買空調,要比到大商場便宜10%~20%左右,但專營店的資質良莠不齊,一般消費者很難摸清底細。所以,如果看中了專營店的價格后,一定還要注意其是否有廠家授權,是否有長期經營空調的歷史和實力以及經營是否規(guī)范等。一般來說,空調連鎖店大多較有經營實力,比較值得信賴。最好在有廠家特約銷售和安裝證明的專賣店或大商場購買。這些商家信譽好,注重進貨渠道,產品質量有保證,并有專業(yè)售后服務人員。另外,一些誠信可靠,服務到位的電子商務網站也是購買空調的一種選擇,價格上也可以有10%~20%的優(yōu)惠。
買空調與其他大部分家電商品不同,它有一個隨著氣溫變動而上下浮動的價位。據了解,從上一年的10月份到下一年的3月底,是淡季;而從4月到9月則是旺季,旺季和淡季的價差在7%-10%左右,一臺空調可便宜幾百乃至上千元。在旺季里,其中的六、七、八三個月又是旺中之旺,一般而言,一些廠家還會根據當時的銷售態(tài)勢,再相應調整價格。所以,在買空調時,如果善抓時機,則可節(jié)約不少開支。天氣最熱的時候空調價格優(yōu)惠不多,而購買的人相對較多,會帶來很多不便。所以,選擇在相對淡季購買,價格優(yōu)惠一般較多、貨源充足、選購余地大、安裝快捷。
一般來說,空調最佳的購買時間是夏季之前的一個月,價格基本已經降到位,安裝也能有保障。而夏季的三個月中,價格上可能是最低的時候,但是安裝售后往往跟不上。夏季結束后的一個月似乎已經用不著空調了。
總之,買空調關鍵要看性能價格比。要“買的起、買的省、買的好、買的值”。購買空調的關鍵因素不是空調的能效比高不高,任何時候需要關注的是空調的性能價格比,也就是質量穩(wěn)定性,功能的先進性以及購買價格的經濟性與運行的經濟性,此外還要看購買與運行的經濟性,也就是說功能先進的空調能買得起并且能用得起等因素??偠灾?,花最少的錢買最好的空調是消費者選擇空調的硬道理。
評論:
目前沒有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