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家用凈水水處理技術
一般來講,目前國內家用凈水產品大都采用如下幾種技術:
1、機械過濾技術。
作為凈水系統(tǒng)的前置處理單元,主要用于過濾去除水中的大顆粒懸浮物。一般采用石英砂、PP溶噴濾芯、陶瓷濾芯、不銹鋼篩網等技術。
目前,家用凈水機中最常使用的是PP溶噴濾芯和陶瓷濾芯,在壓力較大的管線上一般使用不銹鋼篩網的前置預濾技術。
這項技術在國內凈水行業(yè)的應用較早,也是最傳統(tǒng)的一項技術,在所有家用凈水機上都有應用。
2、吸附技術。
水中的異色、異味、余氯,及部分有機物、重金屬離子一般采取吸附的方式進行去除,活性炭、分子篩、活性氧化鋁是較常使用的水處理吸附劑。
目前家用凈水機中最常使用的是活性炭濾芯,在國外的部分高端產品上也出現了使用亞硫酸鈣替代活性炭的新型吸附技術,其對于水中余氯的吸附性能要優(yōu)于傳統(tǒng)的活性炭技術。
3、消毒技術。
目前家用凈水機中一般使用載銀活性炭濾芯和超濾技術來對水中的細菌進行有效殺滅和過濾去除,這兩方式在90年代應用較多。高端的產品中還配置紫外線裝置、反滲透膜技術等更加安全、高效的消毒技術,這種技術在2000年之后的應用逐漸廣泛起來。
4、軟化技術。
離子交換技術是最為經濟有效的水質軟化技術,同時也是家庭較大用水量,例如洗澡等軟化的唯一方法。用水量較小的飲用水軟化則應該使用反滲透技術來實現。國內的反滲透技術產品從2010年開始增長速度加快,實際上是因為其更加適用于北方結垢比較明顯的地區(qū)使用。
如果僅僅是解決飲用水的結垢問題,也可以使用電極阻垢法或者電氣石物理阻垢技術來防止硬水在加熱時結垢,而非限定離子交換等方法。
5、超濾技術。
是一種能過濾去除水中分子物質的膜分離技術。有中空纖維、卷式和板式等結構,膜表面的微孔直徑一般小于0.01微米。能徹底去除水中的細菌、顆粒雜質及絕大部分的膠體、有機物。在南方地區(qū)使用極為普遍,也可作為反滲透技術的前置預處理,有效延長RO膜的使用壽命。
6、納濾技術。
是一種過濾精度介于反滲透和超濾之間的膜分離技術,優(yōu)點在于其具有操作壓力較低、在軟化水質的同時保持水中微量元素等優(yōu)點。目前該項技術正處于發(fā)展之中,特別在國內,納濾技術尚未成熟,工藝性能亟待完善和提高。
7、反滲透技術。
是一種較為成熟的去除水中各類離子的膜分離技術,在70年代開始在美國普遍使用。反滲透技術能去除水中各種離子、有機物,取得最為安全、純凈的直飲水。同時也是一種較為理想的家庭水質軟化的凈水技術。目前,該項凈水技術由于其性能穩(wěn)定、過濾精度恒定等優(yōu)點,正逐步成為國內家用凈水的主流凈水技術。
在國內凈水市場,從1993年開始已經有應用反滲透技術的產品進行推廣,但當時由于超濾技術占據主要地位,反滲透膜產品存在廢水比、價格高的特點,導致其發(fā)展經過過十多年的市場醞釀才逐漸被國內的消費者所接受。
評論:
目前沒有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