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目標 融合發(fā)展,舒適家居產業(yè)新動能
雙碳目標,倒逼發(fā)展轉型,從資源依賴走向技術依賴
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提供的定義,碳中和,也稱為凈零二氧化碳排放,是指在特定時期內全球人為二氧化碳排放量與二氧化碳消除量相等(如自然碳匯、碳捕獲與封存、地球工程等)。到本世紀中葉,不只是中國,實現碳中和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最根本的舉措。
其實氣候變化問題距離我們并不遙遠。2019年,全球平均溫度較工業(yè)化前水平高出約1.1℃,是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的第二暖年份。2015~2019年是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最暖的五個年份。20世紀80年代以來,每個連續(xù)十年都比前一個十年更暖。
根據我國氣象局每年發(fā)布的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中的實際監(jiān)測數據來看,中國就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qū)和影響顯著區(qū)。在氣溫方面,1951~2019年,中國年平均氣溫每10年升高0.24℃,升溫速率明顯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
氣候變化不僅帶來溫升,還帶來大量極端天氣的發(fā)生,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極端高溫事件明顯增多,2019年,云南元江(43.1℃)等64站日最高氣溫達到或突破歷史極值。而且不僅僅是高溫,包括極端降雨,比如帶來水稻災害等等,所以氣候變化是全球不容忽視的真相。
全球經過多年探索,從1992年開始就建立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一直到2015年達成巴黎協定,2021年,美國決定重返巴黎協定。目前全球約有150個以上的國家都已經明確加入了巴黎協定,而且承諾了對于碳達峰和碳中和的路線圖和時間表。
碳中和的本質是從資源依賴走向技術依賴的發(fā)展轉型,中國多年來一直是全球以及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參與者和貢獻者和領導者。早在上世紀90年代,老一輩國家領導人就對氣候變化問題積極參與國際間的討論和判斷,一直到習近平主席正式發(fā)表聯合聲明,中美之間形成巴黎協定的基本框架,推動了巴黎協定的達成和生效,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宣布,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代表了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大方向,是保護地球家園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動,各國必須邁出決定性步伐。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各國要樹立創(chuàng)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fā)展理念。
在過去一年多中,習近平主席曾在10多次的國內、國外會議中多次提到雙碳目標的承諾,中央做出了一系列部署,并成立了碳達峰、碳中和領導小組具體領導和部署相關工作。2020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中央進一步要求,做好碳達峰碳中和的路線圖、時間表和施工圖,7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做到全國一盤棋,防止“運動式”達峰。
碳中和、碳達峰是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做出的戰(zhàn)略決策。我國不僅成立了中央級的碳達峰碳中和中國工作領導小組,目前1+N政策體系的1《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fā)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也由中共中央和國務院聯合發(fā)布。目前,國家已開展了三批共計87個低碳省市試點,共有82個試點省市研究提出達峰目標,其中提出在2025年前達峰的各有18個和42個。
客觀來講,中國要用30年左右時間走完發(fā)達國家50年甚至70年的歷程,時間短,而且碳總體排放量又在全球是最大的,實現雙碳目標的任務非常繁重。
熱泵是舒適家居系統電氣化升級的核心技術
經過大量專家討論,實現碳中和主要的路徑總體歸納就是三大方面:
第一,能效提升。主要是節(jié)能減排,針對上游工業(yè)部門的供給側改革,以收緊產能。淘汰高能耗、高碳排產能為主。提質增效,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包括廢棄物的能源化、資源化利用,高耗能行業(yè)產品的再生以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
第二,零碳排放。包括能源替代,以風光核儲氫等新能源以及水電、天然氣等傳統清潔能源代替?zhèn)鹘y的煤炭、石油、火電等高排放能源。終端再電氣化,大規(guī)模開發(fā)利用清潔能源并替代化石能源,包括對交通部門、生產部門、居民部門的再電氣化。
第三,負碳技術。包括碳匯,通過植樹造林等方式,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減少二氧化碳濃度。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 即把生產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進行提純、繼而投入到新的生產過程中進行循環(huán)再利用或封存。
可以看出,碳中和在終端用能上的核心就是進一步的電氣化。家電及舒適家居設備均屬于終端應用的產品。目前,我國電力占終端能源的消費比重為25%~28%左右,未來會提升到68%~ 70%左右。
在碳達峰綜合一號文件,《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fā)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中,第十九條加快優(yōu)化建筑用能結構中明確提到,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加快推進建筑用能電氣化和低碳化。實質上,中國主要家電的家庭普及率已經很高,主要家電在我國的居民百戶普及率較高的情況下,家電行業(yè)在雙碳背景下的再擴張機會就在供暖、熱水、烹飪用具等品類的深度電氣化,尤其是在溫度較低區(qū)域的供暖、熱水的深度電氣化是重大機會。而且這個機會不僅僅在國內存在,在國際上也存在。
正是基于這樣的大背景,我們認為整體舒適家居系統或舒適家電系統,熱泵將會是未來進步發(fā)展的一個核心技術。
國際能源署發(fā)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21版本中,已經明確提出熱泵應該就是在碳達峰目標下,建筑電氣化的最大機會。比爾蓋茨基于多年研究,出版了一部《氣候經濟與人類未來》助力碳中和目標,書中也明確提出在采暖爐和熱水領域中,采暖爐和熱水器兩項相加,占建筑物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三分之一。不同于照明設備和空調設施,采暖爐和熱水器大都依賴化石燃料而不是電力。供暖的“零碳”路徑是盡可能地實現電氣化、淘汰燃氣熱水器和采暖爐,以電動熱泵取而代之是最有效的減少碳排放途徑,整體成本將會降低。
國際能源署的另外一份報告也明確指出,到2050年,如果全球超過85%的建筑樓宇實現零碳目標,減少75%的平均采暖需求,熱泵系統將滿足全球一半以上的采暖需求。
但目前來講,熱泵在全球供暖領域的占比僅有5%左右的份額,到2050年實現零排放目標,熱泵要占到將近50%的采暖需求供給。
空氣源熱泵是由壓縮機、蒸發(fā)器、冷凝器、膨脹閥等構成的一個機電設備,它使用很少的電驅動壓縮機將可再生能源,包括地熱、空氣的熱量和余熱,搬運到所需要用熱的空間中。因此,熱泵用1度電可以產生3~4度電的熱能,是一種節(jié)能型產品。而且,熱泵的用電來源可以是來自于光伏發(fā)電、風力發(fā)電等,是可再生能源產品,可實現完全的0排放,這也是為什么從低碳角度熱泵意義更加重大。
熱泵利用了低熱能空氣能等環(huán)境,市場環(huán)境中存在的熱能,絕大部分的熱泵都是使用電來驅動壓縮機,驅動風機。
實現氣候變化及控制能源轉型最主要的實現方式包括了節(jié)能、可再生能源利用和電氣化,熱泵是三者同時具備。所以,無論是建筑電氣化,還是供熱領域對熱泵都是最大機會,有更多深層次的利用和應用,至少在未來的10~20年內,沒有其他技術會超越,熱泵會成為最主要的節(jié)能和低碳技術。
現任中國節(jié)能協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江億院士在我國建筑的碳達峰與碳中和報告中也明確指出,目前要實現碳達峰與碳中和,建筑領域要多使用熱泵去替代熱水、供暖等等一些原有的使用化石能源的設備。
目前在全球來講,這也是一個趨勢,比如德國自2017年以來,在推高效供暖和熱水供應供熱解決方案,為了實現氣候中和目標,熱泵在德國建筑供熱環(huán)節(jié)的終端能耗占比必須大幅提高。德國能源署估計,如果德國在2050年前實現氣候中和目標, 熱泵在住宅、商業(yè)建筑和集中供熱中的終端能耗,集中供熱的熱泵份額必須達到32%,住宅和商業(yè)建筑內的熱泵份額必須達到42.7%。
舒適系統產品需要多品類的融合發(fā)展
熱泵本身既可以實現供冷又能實現供暖,還能夠實現新風的熱回收,能夠提供生活熱水,天然就是用電的智能設備。對于廠商而言,提供一整套舒適家居解決方案,熱泵及熱泵技術為核心的節(jié)能舒適系統易與舒適冷暖系統與新風、除濕等健康家居元素相結合,易與純電、遠程、智能電網結合的智能家居系統易于充分融合,易于集成冷暖風水智。因此,熱泵技術會成為節(jié)能舒適系統的一個核心元素。
冷暖風水智及復合能源系統會是節(jié)能舒適現實主力的技術選擇,但是目前來講,熱泵在整體舒適家居領域的占比很低。過去幾年,在煤改電熱泵供暖大潮的影響下,用于地暖或采暖散熱器水系統供暖的零售熱泵戶式水機呈現高速增長,市場規(guī)模由2017年10.2億提升到2020年的27.5億。華東區(qū)域是熱泵銷售的最主要區(qū)域,4年間翻了近3倍。但到2020年時,也僅有25萬戶左右的應用量,歷史上戶水零售量為17.3萬臺,天氟地水零售量為7.4萬臺,相對于400萬戶的壁掛爐年銷售量來講,體量依然太小,占比不足10%。
在熱水領域,相對于電熱水器和燃氣熱水器,熱泵熱水器所占的臺數份額目前不到3%。因此,無論是熱水還是燃熱,熱泵在熱水及采暖領域的體量都并不大,市場潛力巨大。
舒適家居的進一步發(fā)展,熱泵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元素,但舒適家居系統產品僅靠熱泵是不夠的,需要多品類多維度的融合發(fā)展,才能夠讓舒適家居產品系統做得更好。因為,舒適家居涉及的產品非常多,不僅是冷暖,還包括凈水、新風等產品,目前市場發(fā)展還面臨諸多方面的問題。
比如,設計施工安裝能力不足。熱泵或基于熱泵與燃氣等復合系統,目前施工安裝復雜,幾乎沒有一個品牌可以提供全部舒適家居設備,集成效果需進一步提升。同時,多品牌多產品集成處于低層次的集成,缺乏底層通訊的互聯互通。用戶的認知度和認可度并不高,少有用戶指名購買某品牌的一套舒適家居系統,只會指名購買其中的某個品牌單。整套舒適家居系統尚未出現占領消費者心智的品牌,缺少消費者量級的大品牌。
可以看到大部分的舒適家居專賣店門頭有多品牌構成,到消費者家中,會發(fā)現一套舒適家居系統有多個控制器,甚至多個APP,對于用戶來講使用非常不方便。在施工過程中,一套系統需要3~5個月的工期,如果是大型別墅的舒適家居系統安裝施工,從前期進場到最后交付可能會持續(xù)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在這一過程中,如果涉及到多品牌施工,還存在施工溝通困難的難題。
高質量的產品以及渠道和服務人員,需要高質量產品,示范渠道和高質量接受培訓的服務人員和工具。廠家對業(yè)務伙伴缺乏技術支持和賦能,缺乏用數字化手段對設計、安裝、維護的把控,配套的標準、政策支持。安裝施工驗收評價標準、節(jié)能可再生碳交易政策扶持等。產品和服務效率有待提升,缺乏系統廠商品牌,使用體驗有待提升等都是行業(yè)亟待解決的問題。
目前,國內已經有一些品牌對舒適家居系統做進一步的整合探索,比如A.O.史密斯以“智能互聯”為突破口,創(chuàng)新推出AI-LiNK全聯全控冷暖風水系統品牌,將所涉及的全品類產品完美集成,并實現更深層次的智能全聯全控,場景的智能自適應選擇能源形式。同時設計施工完全實現數字化管理,全流程服務的監(jiān)督。
舒適家居系統節(jié)能、標準化、品牌化發(fā)展成行業(yè)新動能
2021年,中國節(jié)能協會熱泵專業(yè)委員會聯合A.O.史密斯等品牌在推動熱泵發(fā)展方面做了很多具體的推動工作。比如,聯合制定了業(yè)內首部關于熱泵和能源系統的技術白皮書,對舒適家居舒適系統的產品范圍、技術要點、行業(yè)現狀、應用價值進行了梳理和總結。同時編制《空氣源熱泵和燃氣熱水爐復合能源智能輸入系統的技術規(guī)范》,這是行業(yè)首部關于復合能源舒適系統的設計、施工驗收規(guī)范,填補了國內空白,為系統品質保駕護航,服務于舒適家居消費升級。在保障舒適的同時,極大提升節(jié)能效果,呼應雙碳戰(zhàn)略。
根據相關的管理辦法和指導方案,經過現場考察和升級整改,施工驗收體系的搭建,發(fā)展為“節(jié)能舒適系統示范培訓中心”,為行業(yè)提供節(jié)能舒適系統項目驗收考核,取得施工員、設計員、項目經理證,使相關人員持證上崗。還在全國建立一系列“節(jié)能舒適系統示范店”包括場景化展示、數字化設計工具等等,對行業(yè)的良性發(fā)展,及消費者的優(yōu)質舒適系統選擇,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舒適家居行業(yè)非常確定的方向就是節(jié)能低碳,節(jié)能低碳才符合國家總體的戰(zhàn)略方針,舒適健康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贏得市場。在這兩大方向下,同樣也可以確定:
一是,以熱泵技術為核心的節(jié)能舒適系統是未來發(fā)展的方向,在未來的5年,10年,甚至20年內,都是增長的方向和品類,而且國內外都是如此。
二是,隨著消費者對于家居的健康舒適需求會越來越高,在中國更高品質的舒適家居系統集成,更好的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市場將會持續(xù)增長。
基于以上兩點,對舒適家居品牌而言,熱泵和熱泵復合能源產品技術不可回避,研發(fā)、市場、產品、渠道都可以做相應的準備和投入。對舒適家居集成商而言,單品競爭更加激烈,系統化的提供產品和服務,甚至售后維護是增加利潤,建立持續(xù)競爭優(yōu)勢的關鍵,在人員、服務能力上也要早做準備。
把握趨勢,走對路,守護好自己現有的核心業(yè)務,同時也要做拓展如空氣源熱泵這樣現在及未來都會是快速增長的產品,來提升自己的利潤。更為重要的是,不僅僅是能賺錢,也能為節(jié)能減排作出應有的貢獻,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生意,值得去投入。
評論:
目前沒有評論內容。